日本考研丨2023全新合格体验谈—京都大学中国文学全员合格!

 

 

前言

 

本次的合格体验谈来到了日本顶尖学府——京都大学,其所开设的“人间・环境学研究科”,一直是都是文科考研时考生们的热门报考选项。
(关于这个特别的研究科的更详细介绍,同学们可以去看另一篇推文《人间・环境学是?一起来看看京大这个特殊的研究科》)

在今年夏季考试中,有间学堂有3名报考了该研究科(1回入试),并全员合格。今天小编邀请到了其中的2位,让我们来听听他们考研时的心路历程吧!
打算报考该研究科2回入试(冬季)的学员、考生,务必请参考看看噢~

 

 

 

 

基本信息

 

小编:恭喜两位同学合格日本名校京都大学!首先请二位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吧。

 

白同学:我毕业于国内一所双非本科的日语专业。日语N1是133分,京大不需要提交英语成绩。本次合格的是京都大学人间・环境学研究科东亚文艺论修士课程。我是有间东京校中国文学18期的学员。我在知乎上看到其他前辈的考学经验分享,了解到有间在中国文学课程的升学辅导上很有实力,就报名了。

 

宁同学:我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日语专业,N1 154分,同样合格的是京都大学人间・环境学研究科东亚文艺论修士课程。在有间学习的期数是大阪校文学7期。我在京大读研究生的时候认识了同样读研究生的白同学,在她的推荐下报名了有间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择校理由

 

小编:请谈谈你们的择校理由和对京都大学的印象。

 

白同学:选择京大是因为它是一所历史悠久,闻名国内外的高等学府,不仅世界排名靠前,也是日本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高校。学校很注重对研究型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,学风自由。我已经在京都就读了半年的研究生,给我最大的印象是上课自由,课程压力不大,学校活动丰富。

 

宁同学:我的择校理由与白同学一样,京都大学的实力无论在日本还是世界都非常领先,而文学专业又是京大的强项,所以选择了京大。通过一学期的研究生学习生活,让我感受到京都大学老师们在课程和研究上的专业性,学校图书馆的学习资源也十分丰富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关于京大的AAO审核系统

 

小编:接下来在分享备考经验之前,想请问两位同学一个问题。京大与其他院校考研区别中,最大的一点是出愿前必须申报AAO审核系统。这个审核制度在日本考研界比较特别,两位同学能简单介绍下它的大致情况吗?

 

白同学个人认为京大的AAO是一个审核考生学生身份是否正规的系统,同时也为教授提供了解考生个人基本信息的审核机制。例如教授会根据AAO提交的信息了解考生的出生校、语言成绩、研究经历、获奖经历、研究计划等,将其作为判断考生是否合适的参考。

 

小编:研究生有需要申报AAO系统吗?

 

白同学:是的,只要考京大,任何人都需要先申报AAO系统。只是像我们这样已经研究生入学再报考修士考试的学生的话,就无需再次走流程,只要提供上次申报的个人编号即可。

 

小编:听起来跟出愿很像,两者有什么区别吗?

 

白同学:不一样。出愿是考前提交个人材料,出愿后直接参加考试。但AAO是第一道筛选的过程,只有通过初次筛选的考生才有资格联系教授,也就是说考生无法越过AAO直接联系导师。

 

小编:是因为教授的邮件没有在官网公开吗?

 

宁同学:我没有仔细看官网是否公开,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通过AAO就私下联系教授的话,不会收到任何回复。只有通过AAO审核机制后,从教务那里得到教授联系方式,才能与教授沟通。教务会给考生和教授搭建联系的桥梁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考学心得

 

小编:好的,这点确实需要注意。然后请你们谈谈各自的备考经验。比如研究计划书是如何准备的,关于笔试和面试又有哪些心得体会?

 

宁同学:我报考修士的计划书是在研究生期间重新写的,虽然基于原来的计划书,但做了很大改动。
笔试的备考是从报名有间之后开始的。因为我是日语专业出身,没有太多文学专业基础,所以一直跟着有间老师学习专业课,比如中国文学、文学史,还做过去问,不断积累经验。京大的笔试有两道翻译题,一道文言文翻译,一道英语翻译。还有一道小论文,小论文主要针对个人研究计划和研究经历进行总结。此外还有名词解释。
面试我准备的时间较少,主要集中在考前一周,当时与有间的老师进行了模拟面试,还准备了一份面试稿进行练习。京大的面试,每人约半小时,面试官除了自己导师还有另外一位教授,主要问了我一些研究计划相关的比较常规的问题。

 

白同学:我在有间学习有两年左右的时间了,一直在线上。首先关于研究计划书,2021年冬天我写了一篇比较潦草的计划书,因为疫情耽搁所以没有参加考试。22年来日本后又重新写了一份沿用至今。
笔试的备考,我主要梳理了参考书的知识点,多做过去问。英译日和文言文翻译也是多做过去问。考试内容还包括文学史部分,比如论述一位有代表性的作家或者一部作品。
面试与宁同学一样,我也是找有间的指导老师帮我模拟面试,梳理问题集。我觉得有间的老师们很有亲和力,他们不是单单提问那么简单,更重要的是教会我如何在将来进一步研究的方法。比起考你,他们更多是教你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小编:插一个问题,两位同学既然已经合格了京大的研究生,也有教授的指导,为什么还选择报考有间升学辅导课程呢?

 

宁同学:我们在研究生期间课上学习的知识实际上并不是直接针对修士考试。并且我俩没有文学专业的本科基础,需要有经验的老师帮助我们梳理、点拨和引导,这样才会心里有底,也事半功倍。

 

白同学:是的,而且京大入学的研究生在修士考试中被刷下来的人也很多。教授不会因为你是研究生就一定收你,所以不确定性还是挺大的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压力排解

 

小编:两位同学在考学的过程中会有压力吗?你们是如何来排解压力的?

 

宁同学:我有压力的时候就和白同学一起出去吃饭,还有研究室里其他的中国人研究生们,大家也一块儿约吃饭,放松自己。我还喜欢追星,学不进的时候就看看自己喜欢的偶像。

 

白同学:我在研究室备考的时候,累了就趴着歇一歇,睡醒了继续学习。有时候没有学习动力了,就玩玩游戏放松自己。偶尔也会看国内考研的励志视频给自己打鸡血,在国内考研的小伙伴其实也跟我们同频,但却比我们辛苦很多,因为他们的战线拉得很长,这样想想自己吃得苦也不算苦了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在有间学习的感受

 

小编:好的,谢谢。下一个问题是请你们谈谈在有间学习的感受。

 

宁同学:我是今年4月报名,时间较短。我的感受是有间的老师们十分专业,尤其对中国文学这个研究领域,了解很前沿的知识。老师们首先会给我搭建文学专业的基础框架,然后指导我具体的研究方法,我觉得他们就是我文学研究路上的引路人。第二个感受最深的是老师很敬业。大阪校线下只有我一名学员,但是老师们也会特地跑到校区给我上课,风雨无阻,让我很感动。

 

白同学:我的两位指导老师都非常负责,和周同学一样我缺少专业基础,老师们让我收获到很多干货。我也觉得老师们很敬业,在我考试前做模拟面试的时候,我的指导老师感染新冠了,但即使如此她还坚持陪我练习。还有教务老师,每次我发邮件过去几乎都是秒回。从一开始我连基本邮件都不会写,到逐渐自己会写,这个过程真的感谢老师每一次的认真修改。但因为两年间我上的都是线上课程,实际上至今为止我都没有真正与他们见过面,哈哈!

 

 

 

 

 

毕业计划及对后辈的建议

 

小编:最后请两位同学谈谈你们的毕业计划和对后辈的建议。

 

宁同学:我毕业了想继续修士的研究,在京大读博。对于在有间学习的后辈,我强烈建议大家尽量参加线下课程,尤其是不如白同学这样足够自律的同学,线下课程会比线上课程更有实感,更能提高学习效率。还有一点就是大家不能百分百依赖私塾,不能觉得报名了就万事大吉。师傅领进门,修行靠自身,凡事还是要靠自己。

 

白同学:毕业后我想参加工作。我的考学之路很辛苦。我是一个喜欢钻牛角尖的人,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我很容易在错误的方向上浪费大量精力。我建议大家也报考私塾,找到专业对口的老师指导,不要在错误的方向上浪费时间。还有我相信天道酬勤,只要努力了,花时间了,一定会有收获,也许不一定是你要的结果,但肯定会以某种方式回报你。

 

 

小编:好的,非常感谢两位同学宝贵的分享!再次恭喜你们考上理想的学府,祝学业进步!